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。
一是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。三、推动发展投贷联动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,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又考虑了我国国情和金融体系的特点,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客户资源、资金资源方面的优势,通过构建风险收益相匹配的体制机制,有效增加科创企业的金融供给,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科创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,是一项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的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。根据统筹协调、稳步推进,简政放权、因地制宜,风险可控、商业可持续的试点原则,银监会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极推动投贷联动试点实施。为完善企业兼并重组金融服务,2015年2月11日,银监会修订印发了《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》(银监发〔2015〕5号,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。试点机构应加强对集团内部投贷联动业务的风险管控,投资功能子公司应当与银行母公司在机构、资金、人员等方面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,有效管理风险集中度,有效防范和控制不正当利益输送、监管套利等行为。同时,删除了担保条件应高于其他种类贷款的要求,允许银行在防范并购贷款风险的前提下,根据并购项目风险状况、并购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合理确定担保条件。
银行在《指引》的基础上,按照依法合规、审慎经营、风险可控、商业可持续的原则,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。标签:银监会 完善 联动机制 创业投资 服务水平责任编辑:吴择 吴择。其中,国债发行3823.2亿元,地方政府债券发行8394.5亿元,金融债券发行3567亿元,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8570.2亿元,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39.8亿元,同业存单发行1.2万亿元。
8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.47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多3600亿元。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77亿元,同比少减1200亿元。8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,8月份,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.7万亿元。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70亿元,同比多增690亿元。
委托贷款增加1432亿元,同比多增234亿元。其中,国债托管余额为10.9万亿元,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为9.4万亿元,金融债券托管余额为14.9万亿元,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为16.7万亿元,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托管余额为4689亿元,同业存单托管余额为5.6万亿元。
其中,质押式回购成交59.8万亿元,同比增长60.8%,环比增长6.2%。同业拆借成交10.7万亿元,同比增长78.2%,环比增长4.6%。8月份,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13.7万亿元,日均成交5972.9亿元,同比增长53.6%,环比增长8.8%。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53.4万亿元,占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的89.7%。
8月份,货币市场成交量共计74万亿元,同比增长64.1%,环比增长6.6%。其中,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969亿元,同比多增213亿元。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统计数据报告,1-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.75万亿元,比去年同期多1.10万亿元。截至8月末,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为59.5万亿元。
8月末,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为176.27点,较上月末上涨0.84点,涨幅为0.48%。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75亿元,同比多596亿元。
买断式回购成交3.5万亿元,同比增长82.2%,环比增长19.9%。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3306亿元,同比多185亿元。
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6206亿元,日均成交269.8亿元,同比增长71.9%,环比增长31.3%。信托贷款增加736亿元,同比多增419亿元。记者 刘国锋 标签:社会 融资 增量 11.75 万亿责任编辑:吴择 吴择因此,央行将更多地采取MLF+逆回购的方式来进行流动性的投放,MLF的放量则意味着后期逆回购的投放量有望降低。不过,尽管央行不愿流动性过于宽松,但也不意味着要收缩流动性。尽管在央行投放增加的背景下,8月资金供需均衡,但14天逆回购替代7天逆回购的操作进一步抬升市场资金成本,资金利率有一定程度的上行。
国信证券表示,今年1-3月份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,央行加强在外汇市场的干预,外汇占款大量流出。MLF和逆回购搭配,一多一少,降准基本无望。
未来如果基本面转弱,货币政策的配合仍然是可以看到的。业内人士解读称,央行依然着重维持资金面平稳格局,货币政策更趋实质稳健。
未来货币政策将更趋实质稳健,在央行为控制杠杆和资产泡沫而逐步拉长操作久期的背景下,债券收益率仍面临调整压力,建议投资者降低杠杆,保持谨慎。7、8月以来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增加,预计8月外汇占款减少2000亿元左右。
中金公司指出,尽管14天逆回购利率与年初春节期间的2.40%持平,但此举超市场预期,同时也向市场传达了调整货币市场期限结构的信号,导致市场隔夜资金量融出减少,回购成交期限拉长,抬升各期限资金利率的同时也抬升了市场所承受的加权资金成本,压缩套息空间。记者 王姣 标签:流动性 锁 短 放长 杠杆责任编辑:吴择 吴择。8月底以来,市场资金面尚维持宽裕,但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的累积效应也开始显现,叠加周内逾千亿MLF到期等因素,流动性边际收紧,短端资金利率明显提升,至9月7日,银行间隔夜质押回购利率上行约3BP至2.0737%。中信证券指出,从量上来看,央行7日对15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2750亿元,而当日3月期MLF到期量仅为1232亿元,结合月初以来央行连续数日逆回购操作共实现2850亿元的净回笼,可知央行此次MLF续作不仅意在对冲到期的MLF,也意在部分对冲公开市场操作造成的资金净回笼。
继上次央行放弃3个月期限品种后,本次3个月品种再次缺席,使得MLF的最低资金成本提高到2.85%。8月31日至9月8日,央行在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资金已达3450亿元。
综合央行在8月重启14天逆回购、9月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等因素来看,货币政策锁短放长意图明显。央行表示,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,结合MLF到期1232亿元,人民银行对15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750亿元,其中6个月1940亿元、1年期810亿元,利率与上期持平,分别为2.85%、3.0%。
对金融机构而言,将面对流动性量价压力,依靠滚隔夜加杠杆搏利差的交易策略也将再度受到冲击。回顾近期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,央行自8月24日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以来,已连续12个交易日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。
华创证券表示,在受央行去杠杆、人民币贬值压力、房价上涨、后期通胀逐步回升等因素的约束,以及政府不断强调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的情况下,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有限,降准基本无望。分析人士指出,MLF的放量续作,一方面是为维持总量资金稳定,更好地应对流动性的缺口。而自从上周三开始,央行明显缩减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。兴业证券指出,从货币政策的态度来看,央行不愿意市场加杠杆,但也不愿意去做全局的流动性紧缩,因而采用了非常温和的措施来警示金融机构,这意味着央行也并不希望通过流动性收紧来推动利率上升,这与当下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很有关系的,因此利率的大幅上升,来自货币政策紧缩的可能性不大。
锁短放长再显中性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此次央行MLF超额对冲1518亿元,释放出在双节前维稳流动性的意图,但从期限上来看,3个月品种再次缺席,综合央行在8月重启14天逆回购、9月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等因素来看,货币政策锁短放长意图明显。另一方面,14天期逆回购重启、3个月MLF品种缺席,显示货币政策锁短放长意图明显。
分析人士指出,一方面,近期当资金面稍有宽松,央行就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。降杠杆令债市承压 与此同时,有机构分析认为,央行通过拉长期限提高资金成本,继续释放引导降杠杆的信号。
结合8月外汇储备降幅扩大来看,市场人士进一步指出,MLF新增投放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流动性的缺口。在此背景下,7日晚间央行宣布开展MLF操作共2750亿元,被视为对冲MLF到期和部分资金净回笼的举措,意在维稳资金面。
发布评论